最近江蘇、湖北、山東、環保風暴頻頻發難,中小化工企業死的死傷的傷,行業開始流行了這樣一句話”中國中小化工隔熱管托企業不是已經倒閉,就是在通往倒閉的路上!“
環保風暴持續升級,倒閉潮要開始
未來將有5000+家工廠關停,200+家園區消失
9月4日的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根據新聞發布會內容,江蘇今后3年將再關停環保不達標、安全隱患大的化工隔熱管托企業1000家。
江蘇省經信委副主任高清介紹說:“江蘇以后的化工項目申請,可能比登天還要難。”
近日江蘇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快全省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沿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地區嚴格限制并壓減化工鋼鐵產能,沿江1公里內嚴禁新建布局化工園區和化工隔熱管托企業;叫停產業“梯度轉移”和簡單的“企業搬家”。
因環保風暴而導致的關停潮,其實并沒有停歇,根據有關統計,未來將有5000+家工廠關停,200+家園區消失。
又是幾千家企業關停,又是幾百家園區撤并,環保督查風暴并沒有因為”防止一刀切“的宣誓而減弱威力,反而更加猛烈了。繼天津上月向國家級高新區“動刀”后,隨著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進入攻堅期,隔熱管托環保風暴再上一級,刮至長三角和長江經濟帶。
而環保監測的范圍也繼續擴大,除了二氧化硫、氧化氮作為考核指標,VOC、煙塵、二噁英也將作為后期重點。這么說,你可能還感受不到這場環保風暴的猛烈程度,隔熱管托下面看一組數字,感受一下:
•單就化工領域,江蘇山東兩省3500+企業關停,100+園區消失。
•江蘇明確截至2018年年底,計劃關停2077家企業;到2020年,完成轉移272家、升級4327家、重組696家化工隔熱管托企業。
•今年3月,山東省副省長王書堅表示,爭取將化工園區縮減到100個以內,力爭在現有基礎上再關閉20%的化工隔熱管托企業。也就是說,山東50%化工園區將遭裁撤,超過1500家企業被關停。
•湖北也要求沿江1公里內化工企業在2020年底前完成"關改搬轉";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沿江公里至15公里范圍內的化工隔熱管托企業關改搬轉。這將涉及化工企業1021家,化工園區58個。
•江西發文要求長江周邊1公里禁止新建化工項目,5公里內禁建化工園區。
化工園區之外,風暴席卷多個行業。
•天津7月份發文,將在年內撤銷116個工業園,國家級也難幸免。
•北京上半年已經關停退出一般制造業隔熱管托企業473家,到2020年還要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業企業。
•常州要求鋼廠、水泥等重污染企業停限產50%至100%。其中,省級限產企業106家,市級限產企業多達304家。
•百強縣之首昆山也割肉,去年底要求市內270家隔熱管托企業全面停產。
9月10日山東省第二批環境保護督察及第一批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進駐結束,此次責令整改化企多達5000多家。
這被處罰法的5000家中,多半屬于中小化工隔熱管托企業。
化工人離下崗還剩多久?
一·環保風暴加劇中小私營企業的倒閉,工人就業成問題
據國家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有400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0%,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同樣,在全世界,中小企業都是一國經濟的主體力量,是最受重視的群體。在歐盟,共有2000多萬家中小企業,占歐盟企業總數的99.8%。其中92.2%是雇員少于10人的微型企業.
2016年-2018年以來,在去產能、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包括化工行業企業在內的廣大中小企業成為了去產能的對象,特別是在霧霾壓頂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有些還被一刀切式關停,在環保的尚方寶劍下,中小制造業成為犧牲品,加劇中小實體隔熱管托企業的倒閉。
化工人80%的就業都在中小化工企業里,廠子被關了,那可怎么辦?
現在自主創業的小企業基本都是70、80后的人群,肩上擔負一家老小三代人的生計。土地流轉了,廠子關停、倒閉了,不僅創業半途夭折,很多員工也會失去工作,失去飯碗。孩子讀書、老人養老、醫療,都會成為很大的社會問題,一刀切運動式的環保風暴下的失業人群和老幼人群生計如何保障,隔熱管托是否在環保風暴的考慮之列?
倒閉一旦加速就會惡性循環:廉價拋售→資產價格下跌→實際利率上升→更多的廉價拋售→周轉速度下降→凈資產減少→更多破產→銀行擠兌→信貸萎縮→銀行拋售資產→信心越來越低迷→囤積現金。
二·往通脹之火上澆油,漲價成為新常態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份制造業PMI指數51.4,處于景氣區間。兩項指標大幅上升,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從50.4上升到57.9,隔熱管托出廠價格從49.1上升到52.7。上述指數顯示原材料、產品價格都在大幅上升。
去年的化工市場漲價潮并非是需求回暖所拉動,而更象是環保和去產能導致上游材料企業產能突然集中而引爆的漲價潮。這種爆發式的漲價很難傳導給終端企業,使得位于中游的眾多中小化工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訂單轉移等原因而出現倒閉潮。
借去產能之機,行漲價之實,提升企業利潤,降低金融風險,這是使本輪高負債高杠桿周期化險為夷的一條有效途徑——去產能將有利于大隔熱管托企業與銀行,去債務有利于大企業,大企業的債務出清,商業銀行的風險降低。
國內廠子在倒閉,外國廠子在增加
看看國內企業:
7月2日,山東大王金泰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恒宇橡膠有限公司等公司進入破產重組程序。
7月20日,山東晨曦集團有限公司宣布破產隔熱管托。
8月6日,山東永泰集團有限公司宣布破產。
8月7日,上海同業煤化集團有限公司宣布破產。
8月29日,廣東天乙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銅業公司宣布破產隔熱管托。
看看國外企業:
2018年7月11日,陶氏化學公司聚氨酯業務部在張家港生產基地舉行組合聚醚多元醇工廠開業慶典。
7月巴斯夫宣布將在廣東建立一個高度一體化的化學品生產基地,預計投資總額將達到100億美元,隔熱管托與2030年左右完工,將成為巴斯夫最大的投資項目。
9 月 5 日下午,廣東省與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廣州簽署系列協議。簽約儀式上,廣東省、惠州市、廣東省粵電集團分別與埃克森美孚公司代表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化工綜合體項目初步投資協議和惠州 LNG 接收站項目共同合作備忘錄。
9月11日,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表示,將在中國福建省新建石化一體化裝置,具體時間表尚未透露。
最后說兩句
環保風暴后除了中小隔熱管托企業倒閉后的尸骨和成千上萬的下崗工人,背后還隱藏原材料的漲價潮,下半年,產能不斷受限,自主化工業被環保打的遍體凌傷,外資化工巨頭強勢入駐,這種期待用環保壓力,扭轉化工業轉型升級的想法可能只是一廂情愿罷了,基礎工業升級改造并非一朝一夕,沒有階段性過渡,和引導轉型,一味關停砍殺,只會讓我們的陣地被外國占據,隔熱管托高端科技永遠在別人手里,中國只能制造,無法智造。
滄州五森管道設備有限公司
隔熱管托 http://www.diuseng.cn/